《六国论》逐句翻译解析,精准易懂!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4-11-01
《六国论》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一篇著名政论文,文章以六国覆灭的历史教训为鉴,借古讽今,旨在告诫当时的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覆辙。以下是对该文章部分内容的逐句翻译与解析,旨在吸引那些对“六国论翻译一句一译”感兴趣的读者。
开篇即点明主旨:“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” 这句话翻译为:“六国的灭亡,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。” 苏洵一针见血地指出,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军事上的失利,而在于政治策略上的失误——贿赂强秦。
接着,苏洵进一步阐述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” 译为:“拿土地贿赂秦国,导致自身力量削弱,这就是灭亡的原因。” 他明确指出,通过割地求和非但不能保国安民,反而会使国家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。
面对质疑,苏洵解释:“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” 译为:“有人问:‘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,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?’回答说:‘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。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,不能独自保全。’” 这里,苏洵通过逻辑推理,揭示了即便是不直接贿赂秦国的国家,也间接因其他国家的贿赂行为而受害,强调了团结与外援的重要性。
随后,他通过数据对比,强化了论点:“秦以攻取之外,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较秦之所得,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;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” 译为:“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,还通过诸侯的贿赂获得大量土地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,前者实际多百倍。六国诸侯因贿赂秦国而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,实际也要多百倍。” 这一段数据翔实,说服力极强,让读者深刻认识到贿赂秦国的严重后果。
苏洵又感叹道:“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” 译为:“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,冒着寒霜雨露,披荆斩棘,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。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,全都拿来送给别人,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。” 这段话通过对先辈艰辛创业与后辈轻易弃土的对比,表达了对后人不思进取、自毁长城的痛惜之情。
接下来,他分析了具体案例:“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” 译为:“今天割掉五座城,明天割掉十座城,这样或许能换来一夜安稳。但第二天醒来一看四周边境,秦国的军队又来了。” 通过这种形象的描述,苏洵揭示了割地求和的荒谬与无效,强调了抗争到底的必要性。
他进一步指出:“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” 译为:“既然这样,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,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。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,秦国对他们的侵略就越加急迫。” 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弱国面对强敌时的无奈与悲剧。
最后,苏洵提出了假设: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,齐人勿附于秦,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,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,或未易量。” 译为:“假使韩、魏、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,齐国不依附秦国。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,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,那么胜败的命运,存亡的理数,与秦国相比较,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。” 通过这一假设,苏洵展示了如果六国能够团结一致、共同抗战,或许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可能性,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与期望。
以上是对苏洵《六国论》部分内容的逐句翻译与解析。苏洵以史为鉴,借六国覆灭的教训,警示当朝统治者勿蹈覆辙,其文辞犀利、逻辑严密、情感深沉,读来令人深思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吸引更多读者关注《六国论》,共同探讨其中的历史智慧与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