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朝花夕拾》中五猖会的主要内容揭秘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4-11-08
《朝花夕拾》中的《五猖会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,也是该散文集中的第四篇。文章通过记叙鲁迅儿时对迎神赛会(特别是五猖会)的热切期盼,以及因父亲强制要求背诵《鉴略》而遭受打击的经历,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,以及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。
一、对迎神赛会的热切期盼
文章开篇就描绘了鲁迅对迎神赛会的热切期盼,尤其是五猖会。在鲁迅的回忆中,迎神赛会是儿童时期最盛大的活动之一,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。鲁迅通过生动的笔触,描绘了赛会的热闹场面和儿童们的兴奋心情。在赛会前夕,他满怀期待地准备着,希望亲眼目睹这场盛大的迎神仪式。
五猖会作为旧社会时期南方乡村举办的重要活动,具有独特的仪式和盛况。鲁迅通过对比不同规模和形式的赛会,突出了五猖会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。他提到,有些地方的赛会虽然热闹,但相比之下五猖会更为隆重和神秘。这种期盼不仅仅是对赛会本身的期待,更是对儿童时期无忧无虑、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
二、父亲强制背诵《鉴略》
就在鲁迅即将实现观看赛会的愿望时,父亲却突然要求他背诵《鉴略》。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鲁迅的期待,使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和失望中。鲁迅在文中详细叙述了背诵《鉴略》的过程,包括父亲的严厉要求、自己的紧张心情以及最终勉强背出的经历。
在背诵的过程中,鲁迅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。一方面,他渴望能够顺利背诵出《鉴略》,以便尽快去看赛会;另一方面,他又觉得这种强制性的学习方式枯燥无味,难以忍受。鲁迅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背书的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三、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
《五猖会》深刻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。鲁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,批判了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成长的不利影响。他认为,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,反而会适得其反,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。
在鲁迅看来,儿童的天性应该是活泼、好奇的,他们应该在自由、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。然而,封建教育制度却剥夺了儿童的这种权利,将他们束缚在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中。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还导致了他们身心的扭曲和压抑。
四、家长与儿童的心理隔膜
《五猖会》还反映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。鲁迅的父亲虽然对他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期望,但却缺乏对他的理解和关爱。在父亲看来,背诵《鉴略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,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看赛会的机会来强制执行。然而,他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和打击。
鲁迅通过这篇文章,呼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,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。他认为,只有真正理解和关爱孩子,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五、对比手法与气氛渲染
鲁迅在《五猖会》中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气氛渲染,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。他通过对比自己在赛会前后的心情变化,以及背书时的痛苦与背出后的失望,突出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压制。
同时,鲁迅还善于运用气氛渲染,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的期待、兴奋、痛苦和失望。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,将赛会的热闹场面、背书的紧张气氛以及失望后的冷落心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,还使读者对鲁迅的批判和反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六、封建社会的虚伪与不公
除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外,《五猖会》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不公。鲁迅通过描绘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虚伪和社会的不公,进一步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。例如,他提到读书人即所谓士子被禁止参加迎神赛会这样的社会娱乐活动,这体现了旧社会对人们思想的严格控制。
此外,鲁迅还通过描绘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虚伪形象,如“无常”等鬼神形象,与现实中那些虚伪的“正人君子”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不公,还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新社会的向往。
七、人文关怀与教育改革
《五猖会》不仅是一篇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文章,还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改革愿景的作品。鲁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反思,呼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,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。
他认为,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,而不是将他们束缚在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中。同时,他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