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盘的使用方法与读数技巧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4-11-10
算盘怎样使用及读数
算盘,又作筅盘,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,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,北宋串档算珠已具现代算盘的基本形式。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、快速,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,即使现代电子技术十分发达,它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
算盘是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的“算板”演变而来的。在算盘的每一档里,上面的珠子叫做上珠,一般只有一个,也有两个的,上面的珠子一个表示五;下面的珠子叫做下珠,一般有五个,下面的珠子一个表示一。用算盘计算称珠算,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口诀,这些口诀叫做珠算口诀。算盘有各种形状,最常见的为长方形,也有扁形、扇形、菱形、腰子形、六角形等。算盘一般为木制(或塑料制品),四周有框,内贯直柱,俗称“档”。一般九档至十五档,档中横以梁,梁上两珠,每珠作数五,梁下一珠,每珠作数一,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,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。
如今,算盘在亚洲,特别在中日韩等国仍被广泛使用,它启发了现代的计算机。现在,算盘逐渐变得稀少罕见,但它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重要体现。
算盘的四周叫做框,中间的横条叫做梁,从上边贯穿横梁至下边的小棒叫做档。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。算珠,梁上珠一个珠表示5,梁下一个珠表示1。在记数时,算珠要拨靠框子,也就是拨靠梁,每拨一个珠,就表示该位是几。每一档,逢五进一,逢十进一,称为五升十进制。每一档上珠和下珠加起来正好是9,所以叫九归算盘。算盘的种类较多,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是上二下五珠算盘,这种算盘上面有两个作五的珠,而下面有五个作一的珠,在用算盘计算数时采用五升十进制,即每一档的珠,逢五就上面一个珠拨下一个珠,逢十就进位,也就是向前一档的上珠拨下一个珠,叫做五升十进制。这种算盘适用于十进制的计算,尤其适用于乘除法是逢五进一的运算。
在算盘上进行计算,称为珠算,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口诀,这些口诀叫做珠算口诀。算盘有上、下两梁,把算珠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层,上层一珠当五,下层一珠当一。计算时,靠梁记数,靠框拨珠。每列珠上方标着数位,从右到左,分别为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等,叫做档。用算盘计算称珠算,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口诀,这些口诀叫做珠算口诀。
算盘的使用,有“五升十进制”,即每一档的上一珠相当五,下一珠为一,五档为一组。每五档称为“一档”,整个算盘共有若干档,档数一般为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九、十一、十三、十五、十七档等。档次越大,计算范围越大,档如布算,各档上布列的数目,叫做“布数”。算盘上仅用来表示某一数位的数目,叫做“单布数”;表示两个数位以上的数目,叫做“重布数”。如右图表示一个七档算盘,每档五珠,上面两珠,每珠当五,下面三珠,每珠当一,上面一档表示五位数,叫“亿位档”,第二档表示四位数,叫“万位档”,第三档表示三位数,叫“百位档”,第四档表示二位数,叫“十位档”,第五档表示一位数,叫“个位档”,以上五档合称为“天数”,或叫“上五档”。第六档叫做“地数”或“下五档”,表示小数部分,向右第六档为十分之一,叫做“分位”,也叫“厘位”,向右第七档为百分之一,叫做“厘位”,也叫“毫位”,向右第八档为千分之一,叫做“毫位”,也叫“丝位”,向右第九档为万分之一,叫做“丝位”,也叫“忽位”,向右第十档为十万分之一,叫做“忽位”,也叫“微位”。
算盘的读数要从高位读起,高位在左,低位在右,如:一档上两珠靠梁,一档下四珠靠梁,读作七十四;再如,两档上珠靠梁,一档下三珠靠梁,读作八百二十三。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