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J3G游戏中心: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!

SJ3G游戏中心 > 攻略 > 《谏逐客书》文言文知识点全面整理指南

《谏逐客书》文言文知识点全面整理指南
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4-11-22

《谏逐客书》的文言文知识整理

《谏逐客书》文言文知识点全面整理指南 1

《谏逐客书》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议书,旨在说服秦王废除逐客令。该文不仅内容丰富,而且文言知识丰富,下面从多个维度对其文言文知识点进行整理。

《谏逐客书》文言文知识点全面整理指南 2

一、文章背景与中心论点

《谏逐客书》文言文知识点全面整理指南 3

《谏逐客书》的背景是秦王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,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,下令驱逐客卿。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,他在被逐的路途上惶恐不安地写下了这篇奏议。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:“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,认为这不应该是驾驭天下的办法。李斯明确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。

二、客卿与秦国历史

在文章中,李斯列举了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客卿,如百里奚、商鞅、张仪、范雎等,并指出这些客卿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例如,秦穆公因为求得贤士百里奚,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由余,在东边从宛地那里得到百里奚,最终吞并了二十个小国,称霸西戎。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,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,使人民幸福,国家富强。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,向四方攻占土地,瓦解了六国联盟,使秦国安定强大。昭王得到范雎,蚕食了四方诸侯,使秦完成统一大业。这些历史事实有力地支持了李斯的观点,即客卿对秦国有重要影响。

三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

在《谏逐客书》中,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一个重要的文言知识点。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:

1. “饰后宫、充下陈、娱心意、说耳目者”,这里的“娱”和“说”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,分别表示“使……娱乐”和“使……愉悦”。

2. “逐华阳,强公室”,这里的“强”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,表示“使……增强,使……巩固”。

3. “而歌呼呜呜快耳者”,这里的“快”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,表示“使……快乐”。

4. “故能明其德”,这里的“明”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,表示“使……彰明”。

四、重要地名与典故

1. 三川之地:指黄河、洛水、伊水相交之地,位于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、伊水流域。

2. 六国之从:指韩、魏、燕、赵、齐、楚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。

3. 随、和之宝:即“随侯珠”与“和氏璧”,是传说中的宝物。

4. 五帝三王:五帝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;三王指夏、商、周三代开国君主。

5. 黔首:指平民、老百姓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。

五、逻辑推理与论证结构

《谏逐客书》在论证结构上十分严谨,李斯巧妙地迂回一番,设事推理设事喻理,其目的是为了抨击“逐客”。他首先指出“不问可否,不论曲直,非秦者去,为客者逐”是错误的,这种做法所重视的是女色、音乐、珠玉,而轻视的是人民。李斯进一步提高到“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”。接着,他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为例,说明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。然后,他从社会公理和从政者的历史经验出发,指出“地广者粟多,国大者人众,兵强则士勇”,并指出逐客的严重危害,即损害了自己帮助了敌人,使天下的士人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。最后,他呼吁秦王收回逐客令,善待客卿,以彰显自己的明德。

六、文言语法与句子翻译

在《谏逐客书》中,文言语法丰富多变,句子翻译也需准确把握。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句子及其翻译:

1. 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也。

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,认为这不应该是驾驭天下的办法。

2. 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。

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、制服诸侯的方法。

3. 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

泰山不拒绝细小的土壤,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;河海不选择细小的溪流,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。

4. 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

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,所以能彰显他的明德。

5. 逐客以资敌国,损民以益仇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

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,减少人民的力量来增强仇敌的势力,对内使自己空虚,对外在诸侯中树立怨恨,要想国家没有危险,是不可能的。

七、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

在《谏逐客书》中,李斯作为奏议的书写者,其形象和情感表达也十分鲜明。他作为一个被驱逐的客卿,内心充满了惶恐和不安,但他仍然坚定地写下了这篇奏议,试图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。他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,不仅表达了对秦王的忠诚和担忧,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期望。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可以看到李斯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深厚素养和卓越才能。

综上所述,《谏逐客书》在文言文运用上十分丰富和深刻,不仅涵盖了大量的文言知识点,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、重要地名与典故、逻辑推理与论证结构等,还体现了作者李斯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。同时,该文章也为我们了解秦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深入学习和理解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,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历史修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