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必备:高效进补全攻略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25-03-22
秋季进补全攻略
秋季,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,包括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六个节气。气候由热转寒,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,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“夏长”到“秋收”而相应改变。因此,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收养”这一原则,也就是说,秋季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里说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”
中医理论认为,秋季是“收”的季节,万物成熟,是收获果实的时候。在五行学说中秋属金,与肺相通,肺主皮毛,开窍于鼻,故秋季常见燥邪之病。秋燥又可分为“温燥”和“凉燥”。温燥是指立秋至秋分这段时间,犹有夏之余热,天气干燥,易耗伤津液,出现各种干燥、温热的症状,如鼻干咽燥、皮肤枯槁、干咳少痰、大便秘结等。而凉燥是指秋分以后到立冬这段时间,天气转凉,寒气渐生,燥邪与寒气相结合,侵犯人体,常表现为恶寒无汗、鼻咽干燥、咳嗽阵作、痰少而黏,或头微痛、全身乏力、苔白而干等。所以,秋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收藏阴精,使精气内聚,以滋养五脏,抗病延年。
秋季,在饮食调养方面,首先要按照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也就是说,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,以防秋燥伤阴。比如吃些银耳、甘蔗、燕窝、梨、芝麻、藕、菠菜、鳖肉、乌骨鸡、猪肺、豆浆、饴糖、鸭蛋、蜂蜜、橄榄等。其次,要“少辛增酸”。所谓少辛,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,这是因为肺属金,通气于秋,肺气盛于秋。少吃辛味,是以防肺气太盛;中医认为,金克木,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,故在秋天要“增酸”,以增加肝脏的功能,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。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,在秋季这6个节气期间,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、姜、韭、蒜、椒等辛味之品,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。此外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尽量少吃羊肉、狗肉、大虾、螃蟹、香菜、辣椒、生姜、花椒、白酒等热性或温性以及辛散之品,以避免加重秋燥。
除了知道秋季宜吃什么外,还应知道秋季忌吃什么,这就是中医所说的“忌口”。属于中医热证的病人,应忌吃羊肉、狗肉、辣椒、生姜、大蒜、白酒等性温、大热之品;属于中医寒证的病人,应忌吃冷饮、生冷瓜果等寒凉之品;患有皮肤病、哮喘的人应忌吃虾、蟹等海产品;胃病患者,包括胃溃疡、胃炎、胃酸过多等,应忌吃浓茶、酒、辣椒、醋等刺激性食物。
除了饮食进补外,秋季还应特别注意精神情绪的调养,因为秋季气候变化大,草枯叶落,花木凋零,到处呈现出一派肃杀景象,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,心情很自然受到压抑,难免产生“悲秋”之感。因此,秋季的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秋高气爽,是户外锻炼的大好时机,应多到户外活动,如慢跑、散步、打太极、登山等。运动时,衣服可酌情穿单薄些,以免出大汗,也有利于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。
下面推荐几款秋季滋补药膳:
黄芪炖鸡
生黄芪30克,母鸡1只(约1000-1500克),将母鸡去毛及内脏、洗净,切成小块,生黄芪放入鸡腹中缝合,置锅中加水及姜、葱、料酒各适量,炖至烂熟,去黄芪渣,加盐少许即成,有益气升阳,固表止汗,养血补虚之功。适用于久病体弱、产后失血、气虚乏力、表虚易感风寒者。
木耳核桃炖猪脑
猪脑1副,黑木耳10克,核桃仁15克,冰糖20克。黑木耳水浸漂洗净;猪脑挑去血筋洗净,与黑木耳、核桃同置铝锅内,加水适量,炖至熟烂。加入冰糖即成。有滋肾补脑之功。适用于肺肾阴虚所致的头晕、目眩、健忘等症。
百合红枣银杏羹
百合50克,红枣10枚,白果50克,牛肉300克,生姜2片,盐少许。将新鲜牛肉用滚水洗干净之后,切薄片;白果去壳,用水浸去外层薄膜,再用清水洗净;百合、红枣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;红枣去核;生姜去皮,切两片。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,先用猛火煲至水滚,放入百合、红枣、白果和生姜片,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,加入牛肉,继续煲至牛肉熟,即可放入盐少许,盛出即食。有补血养阴,滋润养颜,润肺益气,补脑安神之功。
莲藕排骨汤
莲藕500克,猪排骨500克,黄酒、生姜、盐少许。猪排骨切段,飞飞水;将藕洗净切片,与排骨同置1500毫升温水之中,加黄酒、生姜片少许,用文火炖约1.5小时,加入盐少许即成。有健脾开胃、润肺止咳之功。
雪梨银耳羹
雪梨2个,银耳50克,冰糖100克。雪梨去皮、核,切片;银耳洗净,撕为小片。将雪梨、银耳、冰糖同置锅中,加水适量,煮半小时即可,当水茶饮。有润肺止咳之功,适用于秋季咳嗽者食用。
五仁粥
芝麻、松子仁、胡桃仁、桃仁(去皮、尖,炒)、甜杏仁各10克,粳米200克。将五仁混合碾碎,入粳米共煮稀粥。食用时,加白糖适量,每日早晚服用。有滋养肝肾,润燥滑肠之功。适用于中老年气血亏虚引起的习惯性便秘。
粟米山药大枣粥
粟米100克,山药60克,大枣5枚,白糖适量。山药、大枣洗净切碎,与粟米同煮为粥,加白糖即可。有健脾益胃之功。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纳差、脘腹胀满、肢体困重等。
红枣糯米粥
山药、苡仁各30克,荸荠10枚,大枣5枚,糯米100克,白糖适量。将大枣去核,与山药、苡仁、荸荠共煮为粥,待粥熟时,再加入糯米煮5分钟,加入白糖即成。有健脾止泻之功。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腹泻。
秋季进补,以滋阴润燥为主,辅以补养气血、调和脾胃之品,即可收到增强体质、祛病强身的效果。
- 上一篇: 美容养颜秘籍:自制茶饮配方大全
- 下一篇: 探寻反义词的奇妙四字组合